论书画,谈市场,说吴欢

易苏昊(资深文博专家)

2016-07-10

书画之道,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书画一道,众妙之门。溯其根源,中华文明五千年,渊远流长,灿烂辉煌;表其现状,可谓承前启后,中西融合,百家争鸣,呈现出鲜明且意味深长的时代精神。

  余行年六十,比起业内诸多专家学者,并不算年长,但从十八岁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入行算起,已有四十二年。前二十一年,在博物馆从事考古、征集和文物研究,追随业内泰山北斗、专家学者;后二十一年,进入拍卖领域,直至今日仍在业内前端行走,目睹并参与了拍卖行业风云变幻、沉浮起落。如今,越来越多的朋友欲向我了解有关艺术投资与收藏的所谓秘诀和套路,这常常令我深思,也感到有必要向他们叙述自己的心得体会。何谓体会?就是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艺术收藏博大精深,需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博等诸多治学,只言片语很难说清。偏偏这些朋友总是急于参与投资和收藏,不愿花费时间来学习和领悟这方面的门道⋯⋯

  要知道,艺术自有其规律和标准,这方面与科技、体育等领域完全不同,后者高下输赢立判,而前者则有其多重性和复杂性。翻开诸子百家、历史典章、杂学著述便可了解,就书画而言,作品够得上一类一等,神品、逸品的,几千年来不过数十位大家而已,且每位大师生前身后的各种故事大都精彩绝伦,令后人一诵三叹,高山仰止,也让那些庸才俗子难以望其项背,相去如天上地下,成云泥之别。

  今恰有《投资圈》杂志约稿,请我写一篇介绍书画家吴欢先生的文章。我在业内做艺术品几十年,很少专门写某位艺术家的评述,但考虑了几天还是答应了。原因有二:其一,我与吴欢是几十年的朋友,了解他及其家族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其二,正好通过剖析吴欢这样一位典型艺术家的个案,来有的放矢地解答朋友们向我提出的诸多问题。
 

五百年文化家族传承,吴欢继往开来

  之所以选取吴欢作为分析个案,是基于他深厚的家世背景和独特的学艺经历。吴欢出身于江苏宜兴一个历五百年而未衰的文化家族,这在后文会有详细介绍。而他的学艺经历更为特殊,他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个在私塾式艺术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书画家。

  吴欢家的四合院曾是建国初期北京文艺界最大的艺术沙龙,名之曰“二流堂”,云集了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前周总理在重庆国统区团结起来的参与革命工作的艺术巨匠,绝对是名家如云。吴欢正是在这一大批中国顶级书画艺术大师的耳提面命下成长起来的,这使得他虽未出自美术学院科班,享受到的师资条件却远超出美术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唯其如此,他的学艺历程也更符合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艺术教育规律:敬拜师门,口传心授,倾心实践。试问,像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乃至唐、宋、元、明、清甚至时间更为久远的各位艺术大师,哪一位上过美术院校?当然,这里只是比较而言,完全没有对美术院校不恭敬的意思,请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今天看来,从这诸多意义上讲,吴欢的确是得天独厚,另类中的另类,要了解他,还要对他从艺的历史入手细说当年。

  通过品读吴欢此一案例,有助于大家在心中树立一个衡量艺术家与书画作品价值的标准,掌握了这个标准,今后做艺术品鉴赏和投资时也就一通百通了。


“文化性”与“知名度”

  吴欢先生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自幼随祖父吴瀛、父亲吴祖光、母亲新凤霞习书画文章。这里首先要提的是,他是一位极其优秀的作家,有数十部小说、剧作、政论、杂文、传记文学、近代史著作问世,1985年曾获“当代文学奖”,1986年曾获中央电视台“中外电视”优秀剧作奖。而真正令我欣赏的,则是他在中国书画、西方油画领域展现出的才华。基于这种欣赏,便演绎成我对他的评价——吴欢是一位颇具时代特色的“新文人”。

吴欢作《天马行空 神明不远》,水墨,68cm×68cm

吴欢的书法作品

吴欢作“天眼”系列油画之《龙马精神》,2008年,120cm×160cm

吴欢的部分著作

  理论界衡量艺术家时有一个重要铁律,名曰“文化性”,而所谓“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包容在“文化性”之内的。

  我们衡量一位艺术家的水准时,首先须从“文化性”这一层次加以比较,再进一步剖析他是否属于综合因素完整、等而上之的艺术等级,这同时也是艺术市场认知和衡量其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准。吴欢身上具备的文化元素是多层次、多领域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完全合乎“文化性”标准。对此,后文将详作剖析。

  这里顺带一提,明代大画家徐渭(青藤)便是以诗文、戏剧、书画名世的。但如今的一些习字者只知疯狂练字而不事学问,也总有取巧者名为画减笔画,玩两下笔墨,实则既无文化修养,也无身世背景,更无沧桑阅历,却以为自己真是青藤、八大再世了。这样的情况确是令人啼笑皆非,扼腕长叹!

  我是做艺术市场的,在研究艺术家的时候,除了看他的文化属性与艺术属性,更要看懂他的经济属性与知名度。所以,我完全不介意涉及艺术投资、艺术包装的讨论。相反,我如此这般不吝笔墨、费尽唇舌地把吴欢这样一位艺术家拉进市场来分析,正是为了对那些热爱艺术且愿意在这方面投资的朋友们负责,让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投资回报,而不是血本无归。

  有人说,如今的艺术品市场太乱。而我要告诉诸位朋友的是,“乱”总是相对的,只要把握市场投资和收藏的原则,遵循市场发展规律,采取必要的规避及防范措施,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艺术品投资与房地产、股票投资一样,有较高的风险。采取哪些措施来规避和防范风险,使投资得到有效的保护,这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艺术品的诸多领域都存在风险,规避风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至于如何获得良好的收益,这也要认真地分析研究。

  艺术品投资和收藏的原则是什么呢?首先需要研究的是各艺术品板块的一般价值规律和其在交易市场上的发展规律。过高地估计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往往会让投资者陷入风险之中;过低估值艺术品的市场价值,又将使其丧失获利的机遇。所以说,正确把握投资机遇,用适当的价格来获取艺术品,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原则。也就是说,要真正做到物有所值。

  作为艺术品投资收藏者,需要了解艺术品在当时市场上真正的金融价值基点是多少,在此基础上,以低于金融基点30%〜50%左右的价格去投资,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收益。当然,特殊情况仍要特殊分析。

  当我们投资和包装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时,除了看他的艺术水平优劣,我要再次强调的,就是要注重他的历史背景、文化地位与知名度,这是我们投资、包装、定位其市场价值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要究其渊源,看其历程,观其现状,探索他未来发展的方向。接下来,我们就以吴欢为例加以剖析。


常州府宜兴吴门,世代簪缨家族

  了解吴欢的家世背景、传承关系,也就是要看看他家有哪些故事在社会上流传,并由此成就了他广泛的知名度。

  吴欢出自明清两朝江苏常州府所辖宜兴县内一个历尽沧桑的家族。在常州图书馆收藏的清光绪年印制的吴氏宗族家谱中,上能追朔到五百年前的明朝,历经二十余代至晩清光绪时期,家谱中记载的最后一代成员中赫然有吴瀛的大名。足可见传承有序的吴氏家族,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絡。

  吴欢的祖父吴瀛,字景洲,其父系先人中出过榜眼、探花,著名的有明朝宰相吴宗达、翰林院掌院翰林吴中行;他的母系庄氏先人中出过状元、榜眼,著名的有乾隆帝师庄存与、庄述祖,史载龚自珍、康有为、梁启超等都曾是庄家弟子。晚清末年,吴瀛的祖父吴殿英、父亲吴琳参与创建湖北新军,发动辛亥革命,成为建立民国的重要功臣。由此可知,吴瀛是真正从书香官宦、簪缨世家中走出的子弟。

吴欢的曾祖父吴琳(字稚英,湖北新军首领,辛亥革命功臣)

吴欢为祖父吴瀛作像

  就家族的繁衍规律而言,自古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定论。而吴欢家族从有文字记载的明朝直到如今,历经二十余代经久不衰,就近三代而言,也都是胸藏锦绣的一时俊彦,且有骄人业绩誉满艺坛。此类永载史册且延续至今的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寥若晨星,鲜有可比肩者也!从这个意义上讲,吴欢的知名度实至名归,具有品牌地位,其艺术作品无疑是值得收藏并可以传世的。

  据光绪年所续宜兴吴氏家谱记载,早期的吴家一脉,其思维、行止和言论都牵连着几百年历史中的众多政治、文化领域风云人物。仅就艺术领域而言,据宜兴县志载,明朝时的沈周、文征明、唐伯虎、董其昌等大家都是吴家座上客,作书画,论茶道,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再举两个与艺术珍品收藏相关的例子:其一,元四家之一黄公望所绘的《富春山居图》,在明万历至清康熙初年的五十余年中,一直藏于吴正志、吴洪裕祖孙手中;其二,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紫砂壶之祖——树瘿壶,出自明嘉靖年间宜兴吴颐山的书童供春之手,是在吴颐山的授教下创作而成。“供春壶”开了将紫砂从生活器皿提升为艺术品的先河,积极促进了宜兴紫砂壶的发起与兴盛。从以上二例来看,明清两朝的宜兴吴氏家族已在文化艺术领域中颇有建树。

  近百年来,吴氏家族涉及的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真可谓洋洋大观。清末耆宿张之洞、张謇、袁世凯、溥仪、康有为、梁启超⋯⋯民国政要孙中山、黎元洪、黄兴、蔡锷、段祺瑞、徐世昌、蒋介石、蔡元培、张学良、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张群⋯⋯中共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李富春、习仲勋、陈毅⋯⋯文艺巨匠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苦禅、李可染、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郭沬若、茅盾、老舍、巴金、曹禺、田汉、夏衍⋯⋯这些中国近现代社会名流均与吴欢家族有过不同程度的交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毛泽东到北京时,正是由吴瀛亲自接待的,并帮助他找到世交好友民国总统徐世昌,驱逐了湖南军阀张敬尧。

1957 年,在北京举行的迎春茶话会上,周恩来总理与吴祖光讨论他导演的电影《梅兰芳舞台艺术》

周恩来总理与新凤霞亲切交谈

吴祖光为梅兰芳大师解戏

吴祖光与钱钟书、杨绛夫妇合影

前排坐者为齐白石、徐悲鸿、新凤霞,后排站立者为武德萱、郭秀仪、胡洁青、廖静文、董希文、于非誾等

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宴请新凤霞,图中握手者为曹禺

黄苗子、谢添、邵燕祥、王蒙、丁聪、叶浅予、郁风、杨宪益、沈峻等中国文化界人士为吴祖光祝寿

 

吴氏三代,文化传名

  翻开近代史,创建故宫博物院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文化成果之一,而这一事件也与吴氏家族有着深厚渊源。吴瀛之父吴琳在清朝参与创办了湖北新军,他本人在辛亥革命中又建下功勋,故而有幸最早被民国政府任命为紫禁城接收代表,成为替这个中华五千年文化最大集藏地作盘点的人。

  民国建立后,吴瀛于1913年来到北京,25岁时出任民国北京市政府坐办(即秘书长)。当时各界对紫禁城的处置有各种提议,如拍卖所有文物,将其改为公园等等。吴瀛是第一个向当时的执政总理段祺瑞写报告,建议按国际惯例将“清宫”改称“博物院”的人,并缘此成为受北洋政府内务部委派直管清宫事务的责任人,后又成为1925年创办故宫博物院的重要人物之一,是首任故宫博物院常委、古物审定专门委员、《故宫书画集》首任主编,为保护故宫文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时的文化界举足轻重。吴瀛开创中国文博事业的殊荣并非常人所能拥有,世代书香的吴家在此又是风骚独领。

幼年吴欢与祖父母合影

吴瀛画作《雪山行旅图》

吴瀛画作《释迦图》

  吴瀛之子吴祖光,同样是一位颇具文人风骨的文化名人,19岁便因写出大型抗战题材话剧《凤凰城》誉满文坛并得“神童”美誉。1946年,他在《新民报晩刊》的副刊上首发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形象做出巨大贡献,并因此受到国民党政府通缉追杀,被周恩来亲自安排送到香港。在香港,吴祖光又以其超凡的才华,编导了以文天祥事迹为题材的《国魂》等五部电影,迅速成为香港文艺界的主将之一,解放后又被周总理亲点回到内地工作。

  出于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珍爱,吴祖光先生提出将祖传的家藏文物捐献给国家,其父吴瀛欣然同意,遂于1955年、1958年两次将家藏书画、瓷器等各类文物二百余件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并在当时各方面条件均很困难的情况下分文不取。这充分体现了吴瀛、吴祖光先生的爱国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为丰富故宫博物院藏品,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95年,故宫博物院特编辑出版了《吴景洲捐献文物图集》一书,以示纪念。

  吴氏家族的艺术阵容在当今中国堪称名声赫赫。其中,吴欢之母新凤霞与曾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领导过中国文艺界的六叔吴祖强也都是享誉艺坛的名家,在文博、收藏、书画、戏剧、文学、电影、电视、音乐诸多领域中均为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在民间知名度及影响力之大,于当今之世罕有其匹,在此不再赘述。

幼年吴欢与父亲吴祖光合影

幼年吴欢与母亲新凤霞合影

吴祖光的书法作品

新凤霞作画、吴祖光题字的国画作品《春光好》

  简而言之,盘点近现代中国大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南北议和、民国肇始、溥仪出宫,从故宫博物院创立再到重庆谈判、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庆典、联合国换届庆典、香港回归庆典、两岸文化交流、国际艺术交往,总有吴氏家族成员在台前幕后不辞辛劳的身影。

  2007年,为祝贺潘基文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中国外交部特别邀请吴欢代表吴氏家族在纽约联合国大厦举办了书画展,其间潘基文亲自致辞剪彩,并有数十个国家的代表前去捧场。如此殊荣,证明了吴氏品牌的国际地位,而担此任者,吴欢又是不二人选。

2007年3月,中国外交部邀请吴欢代表吴氏家族在纽约联合国大厦举办“吴氏家族中国书画展”,图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书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吴欢在联合国大厦举办的“吴氏家族中国书画展”书画展开幕式上致辞

吴欢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赠送画作《荷缘》

私塾式书画教育,名师如云

  “先有倜傥非常之人,后有惊世骇俗之作”,吴欢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与其自幼所处的艺术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艺术师承息息相关。

  建国初期,吴祖光、新凤霞是中国文艺界最具影响力的夫妻名流,其人缘之好,风闻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吴家位于北京协和医院、中央美术学院旁的四合院,继承了解放前重庆时代周总理革命文化工作圈“二流堂”的名号,成为顶级文艺界人士聚会的大沙龙。出入此地的均为文化界的一线名家,像艺术大家齐白石、徐悲鸿、郭沬若、叶恭绰、沈从文、老舍、巴金、茅盾、曹禺、夏衍、傅抱石、沈尹默、梅兰芳等都是家中座上客。

  吴欢出生于1953年,其名为齐白石先生所赐,曰:“无欢无不欢”,可知其渊源也。他是在艺术“天堂”中成长起来的。在当年政治运动频仍的社会背景下,父母怕他出外惹是生非,便引领他遍拜名师,潜心学艺,使他成为中国最后一位私塾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书画家。吴欢自小见惯了名家手笔,不仅从父习文,从母习画,李苦禅、李可染、许麟庐、张光宇、张正宇、董希文、赵朴初、张仃、丁聪、黄永玉、华君武、启功、宗其香、黄胄、蒋兆和、蔡亮、张乐平、胡考、黄苗子、郁风、王世襄、胡爽庵、尹瘦石、潘絜兹、何燕明、石诚峰等大家也都曾亲自指点,真可谓“独门受教,名师如云”。例如,当时担任中央美院国画系系主任的叶浅予先生,经常是到系里处理完一些事务,转身就到学校对面胡同里的吴家,找吴祖光、新凤霞喝茶聊天,顺带教吴欢画画。中央美院教学楼的各课室和足球场也是吴欢少年时三天两头去玩耍“流窜”的所在,老教授们看到他总是笑着彼此议论,“这就是新凤霞的儿子,皮透了!”

  此等学艺方式对那时的吴欢来说就是生活常态,古今书画学人有如此境遇者恐怕屈指可数。若说还有人可与他等量齐观的话,这里我还能举出一位,那便是吴欢的师兄、白石弟子许麟庐的公子许化迟。这两位公子在文化艺术师承方面的先天条件,可以说当今之世无人可及。

  吴欢天赋异禀,而其娴熟的笔墨功底和扎实的西画造型能力离不开名师的提点。当年,在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先生的推荐下,吴欢跟随雕塑家何燕明先生学习素描。何先生传授的中西合璧式的线条处理方法为他打下坚实的造型能力,让他受用至今,每每提及此,吴欢的感恩之情总溢于言表。而说到色彩分析,他自幼随母亲见惯了戏剧舞台上的五彩斑斓,色彩感觉可谓得天独厚。

  故而,吴欢的艺术才能放笔直取,挥洒从容,见笔见墨,中西不挡,如今成就卓著自然是理所应当,其家族传承的收藏之富也可想而知,他是真正称得上“幼承庭训”“家学渊源”的人物。

  在我认识的名人子弟中,非常明显,吴欢属于天份极高的一位。无论何种场合,他一到便满堂春风,人缘极好,即兴脱口秀随时就来,机锋锐利,直透人心,绝对是段子高手,令人笑罢心悦诚服。在对绘画艺术方面,吴欢更是拒绝平庸,时刻不忘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老老实实画那些风景或人物写生绝不是他的选项,他搞的都是自己的名堂,用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风格,展现自己的面貌。说起来,这是他的遗传基因使然,他首先要感谢父母与祖上,他在这方面实在是占了很大很大的便宜。


直面苦难,终成辉煌

  在上世纪的各种政治运动中,吴欢也免不了“公子落难”。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曾亲眼看到造反派毒打他那才华绝代的父母亲,这让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摧残,从此立志要用自己日后的成就来回答这个世界。

  吴欢四岁便成“右派子弟”,十二岁再成“黒帮子弟”。这样的遭遇令他从小就向自己提出各种问题:什么是善恶是非?什么是荒诞不经?什么是冤冤相报?什么是大道通天?幼时经历的苦难彻底开发了他的智慧,让他朝着文化艺术的多项门类展开冲击。

  平静地说,吴欢可能是名人子弟中降落底层受难时间最长、最苦的一位,他是真正曾经出没在“地狱”里的人物。但对他这样一个弹性极强、超级聪明的人而言,“地狱”恰恰是个好去处,他日后在艺术上的爆发当然也是一般凡夫俗子难以望其项背的。

  与此同时,刻苦用功对吴欢而言完全不是问题,因为艺术在他身上从小到大一直是真实的,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生活。一旦艺术变成了生活样式,便无日无夜,其乐无穷,苦在乐中,就这么简单。对于苦难的价值,正如吴欢在他出版的《吴欢酷论》一书中所说的:“正是大粪培养出了白菜、萝卜。”

16岁的吴欢在东北插队劳动时留影

艺通中西,自成一格

  中国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了正式的艺术院校,直至今日,绘画的技术问题早已解决。每年毕业的艺术专业学生成千上万,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在造型能力、色彩表现等方面均不在前辈大师之下,但仅凭这些就能成名成家吗?当然不能。书法怎么写?写什么?绘画怎么画?画什么?其中都存在着创意问题。而创意是什么?是文化积淀的爆发,是文化元素融合的突破。

  古往今来,人们看过太多技法高超而意趣平平的书画作品,借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词人的话说就是,“唯言情体物,穷极工巧,故不失为第一流之作者。但恨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耳。”能将技艺之精巧推向极致,能惟妙惟肖地师法古人笔意固然是好,但从根本上说,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高超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思维碰撞与智慧对接的结晶。当技法不再是问题之后,艺术家比拼的是思想深度、文化积淀以及将文化元素打通融会的能力,人们着重要看其突破传统、打破常规的勇气和能力。在这方面,吴欢无疑是一等一的高手,他在博采众长、活跃思想、打通中西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常人难以比拟的,这离不开家族文化的熏染及艺术名师们的功力加持,更是其自身天分及勤奋刻苦的体现。

  无论什么时代,书画家的成就都要以思想和文章为依托,正所谓“功夫在诗外”。吴欢自己也说过:“生而为人,须张上下千年眼,方不误百年身。”书画创作讲求意境,在他的眼中,所谓“意”者,便是人世间的福祸是非。依托家族渊源,又亲身经历了当代历史的沧桑变迁,吴欢对“福祸是非”自然有着非同常人的深刻感受和领悟,道术俱佳的他在笔墨功夫方面自成一派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言归正传,吴欢先生的艺术作品主要有书法、国画及油画这三种表现形式,悉皆反映了他的文人情怀与艺文天资。

  吴欢的书法内容以论人议事、讲史寓典为主,其笔法风格别出心裁,无有历代书家承习之缚,巧化宗师门户之迹,纵肆飘逸,惊世骇俗,堪称“能直抒胸臆,广酬事物之变而无碍”。

吴欢的书法作品

吴欢的书法作品

  作为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之门下,吴欢的齐派花鸟工笔草虫自是不失精到。这皆归功于他在其母新凤霞的写意花卉作品上配绘齐派工笔草虫、以寄思母之情之举。他绘画的草虫翻飞鸣跃之相,折翅似见其动,振羽如临其风,鸣者若闻音响,跃者可视起状,可称师其意却不泥其迹,精微处显露造诣之深,笔笔传神,工写兼备,可惜无声。探其写意花鸟、走兽及水墨山水,亦可见其绘画之深厚功力。他画的墨马骨健肌丰,笔力遒劲,意态悠然,淋漓酣畅,奔放磅礴,形神俱备,足以彰显其中西融合之能,尚有徐派(徐悲鸿)马之余韵,可见其素描、速写之功。

吴欢作工笔草虫

吴欢作《骏马》,水墨,136cmX67cm

吴欢作《水远天长》,水墨, 1998年,98cm×45cm

吴欢照马克思形象画孔子,乃为和谐 《孔子像》,设色纸本,2005年作,136cm×65cm

吴欢作《风云际会,龙腾虎跃》,设色纸本,1998年,120cm×240cm

  吴欢的油画,融中西,自贯通,别出心裁,的确是自成一家,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他的“天眼”系列。这组作品是西洋画法加中国元素最精彩的案例、最成功的杰作,曾得到法国印象派画家鼻祖雷诺阿之孙、小雷诺阿的高度赞扬。

  从技术层面看,这组作品完美地展现了吴欢的西式造型能力与中国传统工笔技法;从思想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敬天爱人”的主题及赋予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被他信手拈来,以纯熟的西洋绘画技法加以表现,让人看来感觉既浑然天成又耳目一新。这种基于长期积累和本人天分的创造能力,实在是值得赞叹和羡慕。

  “天眼”系列作品的创意出自新凤霞演出戏曲中的唱词“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其视觉冲击力有目共睹。尤其是画面上的“天眼”部分,有龙眼、佛眼、道家之眼、更有包公等极具象征意义的特定人物法眼,以“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哲学做思想依托。何为天眼?它乃是超越具体时代的天理之眼,是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终极信仰。这个主题展现了中国人传统的敬天思想,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应当自律,胆大也不可妄为,试问古今无数英豪谁敢欺天?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若逆天失道定然天理难容。整组作品内涵深沉苍茫,浑厚隽永,体现了云起四方、风来八面的万千气象,弘扬了五千年中华历史文明,又前瞻性地契合了公平廉洁的时代主题,令人观后久久遐想。

吴欢作“天眼“系列油画之《天眼下的戏曲》,2012年,145cm×245cm

吴欢作“天眼“系列油画之《牛气在天》,2014年,160cm×120cm

  吴欢的书法、国画和油画都具有高度的艺术震撼力、强烈的辨识度,其作品异乎常人又高乎常人,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正如齐白石先生所言:“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吴欢是其人也。
 

品牌艺术,享誉国际

  与其他商品市场一样,艺术品市场也讲究品牌,这是市场规律决定的。这一点西方人最精明,他们早就把建立“品牌”做为销售的重要一环,因为“山到成名毕竟高”,形成品牌之后才算立住了,载入史册了,很难撼动了。

  在这方面,吴欢身上汇集了两大品牌:一个是吴氏家族的品牌,二是齐白石门下的品牌。他的母亲新凤霞是白石弟子,这一点众人皆知。就凭这两块牌子,吴欢作品便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基础,认知度高,千百年以后这些牌子还会存在。也就是说,吴欢的作品具备了等而上之的地位,这确实是一般艺术家望尘莫及的。

  吴欢今年六十有三,他是真正意义上在市场中冲杀出来的书画家,这符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律。因此,他的作品展不但能出现在联合国总部,还遍及意大利、英国、法国、日本、迪拜、新加坡、港澳台地区等地,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唯其如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界定他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确定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艺术家地位。

  首先,吴欢的艺术作品配得上他书香世家的背景,是典型的文人笔墨。同时,他的创作没有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的庸俗虚假套路,而是言之有物,画之有情,以物喻人,以人论事,以事论史,以史论道。其作品涉猎广泛,题材丰富,构思奇妙,样式多变,以独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压不住的幽默、冷峻的诡谲,通天接地,穷究哲理,观之遗世绝俗,思则溢于言表。说吴欢是当今艺坛“新文人”的代表,绝不为过。

  作为具有高度文化判断力的艺术家,吴欢将其全面完整的文化素养以及对社会的各种见解都融入在艺术创作中。他将自己在文学、诗词诸多方面的感受以书法和绘画的形式呈现给世人,作品亦能反映他的胸怀与格局。他的画作多以论述实证,抨击时下弊端,仗义执言,侠义率真,给人以正气浩然之感,间杂诙谐幽默之趣,这正是他作为“新文人画”代表人物应有的社会担当,以画载道,以文载道,诚可谓“道可道,非常道”。

  最近,吴欢又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的传人史蒂文•洛克菲勒代表各自家族开始联合创作,将于明年在中、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举办以“故宫”为主题的艺术巡展,这是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盛事,必将在业内与民间产生巨大影响,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2016年5月,吴欢与美国洛克菲勒家族传人史蒂文•洛克菲勒在故宫进行艺术创作采风时合影

吴欢与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合影

  各位读者朋友读到此处,想必已对吴欢及其家族的历史与艺术造诣有了一定了解。毫无疑问,吴氏家族的故事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有着突出的代表性。这为吴欢及其父母吴祖光、新凤霞,其祖父吴瀛这三代人高超的艺术赋予了更加不同寻常的意义,足以使他们拥有融入世界艺术长河的资格,获得无可争议的艺术地位。而就市场而言,此类够得上标准的艺术品自然是我们的收藏首选。

  以上,就是我要与大家分享的老友吴欢的故事,字里行间融会了我多年来在艺术品投资与收藏方面积累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对大家鉴赏、收藏及投资艺术品有一定帮助。

(本文作于2016年7月)

 

本文作者简介

  易苏昊,资深文博专家,北京瓯江草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厦门保利拍卖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典藏国际拍卖行(澳门)有限公司董事长。

  易苏昊先生在业界声誉卓著,在考古、文物鉴定收藏、艺术学术研究、文化出版等多个领域拥有丰硕成果,长期担任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等多家国内顶级文博机构的顾问,并曾长期担任凤凰卫视《投资与收藏》栏目策划人。

  易苏昊先生是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开拓者之一,是国内第一个提出并举办当代艺术专场的拍卖行业领军人物。在抢救流失海外珍贵文物的过程中,他先后将著名的阎立本《孔子弟子像》(首都博物馆收藏)、米芾《研山铭》(故宫博物院收藏)、商周子龙青铜鼎(国家博物馆收藏)抢救回国,并代表北京保利集团从香港佳士得、苏富比拍卖会上购回圆明园流失的三件重要文物——兽首,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